非凈值銀行理財產品購買后怎么開始算利息?
非凈值型產品的收益=本金*收益率/365*投資期限。凈值型產品的收益根據每日凈值結算,并定期公布凈值,持倉收益率=(最新凈值-成本凈值)/成本凈值。
【1】活期理財部分是T+0開始計算收益,一般為購買后實時扣款。還有部分是T+1或T+2開始計算收益。一般投資者發起申購申請后,投資資金將實時凍結,并于交易申請日后扣劃,具體信息詳見產品說明書。
【2】定期開放式理財一般是申購確認日開始計算收益。投資者發起申購申請后,投資資金將實時凍結,并于開放期結束后扣劃,具體信息詳見產品說明書。
【3】定期封閉式理財一般是產品成立日開始計算收益。投資者可在產品募集期內購買產品,投資者認購資金將被實時凍結,并于產品成立日劃扣,具體信息詳見產品說明書。
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起息時間是不一樣的,投資者可以在理財詳情頁的交易規則頁面,查看收益計算規則獲知理財購買起息時間。資金凍結期間計活期利息,扣款當日不計息。
理財產品的收益分為日收益跟累計收益,日收益是截止至前一日的收益,包含現金分紅、份額分紅、凈值變更收益、到期收益,僅供參考,實際收益以具體到賬為準。累計收益指通過投資理財產品所獲得的所有收益,包括已贖回部分的收益。若產品全部贖回,累計收益將清零。
非凈值型理財產品會虧嗎?
非凈值型理財產品在發行時會給投資者一個預期收益率或固定收益率,因此是否會虧損要分情況來討論。比如說銀行定期存款,銀行會給出一個固定收益率,這種是本金與利息都有保障的,因此不會虧本。而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既不保本、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存在虧損的可能。
一般情況,只要選擇低風險的非凈值型理財產品,虧損的概率是比較低的。只有在極端市場的情況下,這類產品才會出現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