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使人明智”,在股市中對股票以往走勢和數據的分析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而在研究過往的走勢圖時,總能發現很多規律圖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頭肩底形態是什么?以及頭肩底形態的相關解析。
頭肩底形態的概念
頭肩底形態是K線組合的一種形態,因為其輪廓形態很像人的頭和肩的關系。頭肩底的K線形態是一種上升的形態,與之相對的還有一種叫頭肩頂,頭肩頂形態則是一種下跌的形態。
頭肩底形態的描述
在該形態的左肩形成時,價格是呈階段性下跌的,期間也會伴隨有相對小幅的回升,但是不久又會繼續下跌,直到形成底部,也就是“頭”的位置,之后開始從最底部回升,伴隨著成交量也不斷的放大,右肩的形成過程中,股價呈階段性的上升,期間也會伴隨小幅的下跌。在整個形態形成的過程中,左肩形成時的成交量相對較少,而過了頭部回升的時候成交量逐漸增大,且達到頸線的時候成交量會有顯著的增大。
頭肩底形成解析
當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之后會展開一定的反彈,形成左肩的第一個明顯高點,但是空方實力強大,加上人氣渙散,股價又會迅速回落,跌破第一個低點,此時投資者的心態更加恐慌,不斷有人加入到拋售行列,導致股價持續快速的下跌,此時整體的成交量都不大,經過幾次階段性的回升和下跌之后,股價達到最低點,此時多空雙方的勢力也達到了平衡,之后就是一段快速的拉升,當達到第一個最高點時,之前被套牢的投資者開始解套,致使股價出現了小幅的回落,但是股票表現出強勢的勁頭,市場上的人氣開始聚集,一旦突破了頸線并且回踩頸線,成交量就會大幅增加,股價繼續上漲,期間會有部分投資者感覺賺夠了利潤拋售離場而形成小幅的下跌,但整體走勢還是處于上升,這就形成了右肩,在右肩形成的過程中成交量相對較大。
上圖是在2012年12月份前后的K線走勢圖,形成了頭肩底形態,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左肩的時候成交量都非常的低,期間也有數次的股價回升,但后市都繼續回落,從最初的藍色壓力線一直下跌到黑色支撐線,但是支撐無效使得股價繼續下跌,一直下跌到下面的藍色支撐線,最終在底部形成了“錘頭”K線,并且得到了支撐開始反彈拉升,而右肩形成的過程中成交量也在明顯增大,并且中途突破了一次壓力線,直到碰到上面的藍色壓力線。至此整個頭肩底的形態完成。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在左肩的時候形式不明朗,并且突破了一次支撐線,因此在下跌的過程中,不建議投資者參與,而當碰觸到下面藍色支撐線并形成“錘頭”K線的時候,形成了良好的信號,而后市的表現也應征了拉升的趨勢,當K線突破了頸線并且回踩頸線,一般對于這種圖形的走勢,此時是最好的買入點,而隨后K線直接貫穿了黑色生命壓力線進行回踩,使生命線變成支撐線,也預示著后市上漲的可能性更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