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的原因有哪些
1、西醫病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胃腸病等。天氣變化、惱怒、勞累、暴飲暴食、饑餓、飲食生冷干硬、辛辣煙酒或服用有損脾胃的藥物等為發病誘因。
2、中醫病因:
(1)外邪犯胃:外感寒濕熱諸邪,內客于胃,皆可致胃脘氣機阻滯,不通則痛。其中尤以寒邪為多。
(2)飲食傷胃:飲食不節,過饑過飽,損傷脾胃,胃氣壅滯,不通則痛。
(3)情志不暢:憂思惱怒,傷肝損脾,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脾失健運,胃氣阻滯,均致胃失和降,而發胃痛。
(4)素體脾虛:脾胃為倉稟之官,主受納運化水谷,若素體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氣機不暢或中陽不足,中焦虛寒,失其溫陽而發胃痛。
胃痛的疾病鑒別
1、急性胃炎:多數急性胃炎患者會出現上腹部不適或隱痛,有時可伴發嘔血或黑便。
2、慢性胃炎:多數慢性胃炎患者會出現上腹部疼痛或不適,伴非特異性消化不良、反酸、燒心、惡心、嘔吐等。疼痛多數無規律,發作不定時,既可能由精神緊張引起,也可能與消化不良有關。表現為飯后飽脹或終日飽脹、噯氣但不反酸,胃口不好,體重逐漸減輕,面色輕度蒼白或發灰。
3、胃潰瘍:一般胃潰瘍患者會出現上腹部疼痛,疼痛與進食有關,表現為餐后痛,服用抗酸劑疼痛可緩解。可伴有消化不良、胃灼熱、上腹飽脹、惡心、嘔吐、積食感等。受涼、生氣、吃刺激性的食物也可引起疼痛發作。
4、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經常在饑餓時出現胃痛,甚至半夜疼醒,進食可緩解,常有反酸現象。秋冬季節容易發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