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喜迎龍年春節,活躍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營造文明、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氣氛,由坪山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主辦的“節日感黨恩 共話新時代”理論宣講系列活動于2月5日順利舉辦。
本次活動邀請到了國家一級作家、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戲曲學會理事、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許石林教授為主講嘉賓。他所帶來的主題講座《我們的節日——探尋中國傳統年節文化的當代價值》吸引了廣大群眾踴躍報名參與。在活動中,許石林教授首先與大家共同探討了傳統年節文化在當代社會中對凝聚人心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緊接著,他巧妙地引出了嶺南地區的民俗特點,進而提出了深圳這座移民城市如何歡度中國傳統佳節的問題。
他強調,在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傳統年節文化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不僅對當代社會的人心具有深遠影響,更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傳統年節文化的內涵主要體現在祭祀文化上,而祭祀的禮俗以及嶺南地區的民俗特點為這一文化賦予了豐富的地域特色。嶺南地區禮敬祖先的風氣濃厚,民間保存著許多看似保守、迷信的事物,恰恰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的葆養之源。在廣東民間,春節的魅力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人們以各種形式歡慶這個盛大的節日,如舞龍舞獅、貼春聯、共享團圓飯等。無論是繁華的迎春花市,還是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都讓人深切感受到這個地區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尊重。在這里,春節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精神寄托,一種民族情感的傳承。
在此基礎上,許石林教授探討了深圳這座移民城市如何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以期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傳統年節文化的新生。他指出,移民們帶來的各地文化習俗與本地傳統文化相互交融,為深圳創造了獨特的春節文化景觀。這一獨特的文化融合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尊崇。活動現場熱鬧非凡,歡聲笑語此起彼伏,一片歡樂的氛圍彌漫。此次活動精心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文化氛圍,使居民群眾在參與過程中加深了對傳統節日的理解,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了居民的認同感、歸屬感以及鄰里之間的凝聚力。
(圖為許石林老師)
許石林教授強調,傳統年節文化在當代的價值體現在它對人心的凝聚作用。在快節奏的社會背景下,年節文化讓人們放慢腳步,回歸家庭,共享團圓聚餐的美好時光,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通過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一步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在這場活動中,居民們充分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歡聲笑語與喜慶的氛圍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片歡樂的海洋。
(圖為深圳技術大學音樂學院蔡沐辰老師)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